close

筆者近日在澳洲的老年學論壇上,聽到許多人在討論全球老化,看護不足的問題,嚷嚷著要如何提升看護品質與改善工作環境及改變社會對看護工作的認定. 這讓筆者想到了,在台灣工作時,無論在醫院還是在社會福利機構,經常都會聽到看護落跑,看護離職率高等問題. 我把這些台灣經驗和澳洲經驗比較,我大約整理出以下兩點的不同:

1. 工作歧視: 雖然澳洲也是認為看護工作屬於初級階層的工作,但是似乎還是會受到一定的尊重. 這大概和社會文化有關, 澳洲人不會認為白領階級就一定比藍領階級高級,而有一份工作技能可以養活自己才是最重要. 反觀台灣, 社會階級區分很明顯, 而這也重重打擊了對看護的工作認知,人們往往在不了解的情況下,就已經把這份工作貼上了"奴隸", "苦勞"等標籤, 那麼整個社會就會開始貶低這份工作,這樣下去,之後的老人該由誰照顧呢? 難道我們希望一個充滿負面能量的人來協助自己的家人嗎?

2. 職場環境: 以筆者在澳洲養老中心工作所見, 機構看護的確是很忙碌, 他們得負責老人洗澡,餵食與滿足住戶其他大大小小的需求. 但有趣的是, 機構內有另外安排清潔工,洗衣工, 送餐工,所以每個人的工作負擔就會減輕. 更棒的是, 機構每天都有許許多多的活動, 當老人們都去活動時,留守的看護就負責陪剩下的長輩在客廳裡看電視,彈琴就好,多麼輕鬆. 固定時間到,看護便開始安排自己的早午茶與午餐休息. 在這樣的條件下, 許多看護在我工作的機構內,都有超過10年以上的資歷, 變動率極低. 但反觀台灣, 以醫院為例, 許多看護屬於家屬自聘式,常常會被家屬使喚當幫傭, 所有家事雜事全包 常常壓力都很大, 似乎也沒有主管機構可以為他們發聲, 常常連續工作一個禮拜都沒有好好休息, 更不用說下午茶時間了. 就算是屬於在台灣機構的看護, 如果不是在所謂優良大機構內工作,常常也是工作量龐大,就算已經有職業傷害也求助無門, 似乎台灣的法律也忽視著這一群辛苦的工作人員.那麼又有誰敢來做這份工作呢?

回到一開始提的主題, 儘管澳洲的老年照顧品質跟台灣比起來已經算好, 但是他們仍然面臨到照顧人力不足的問題,每年也對老年照顧的品質提出改善方案, 想促進更多年輕人投入老年照顧, 台灣是不是也得思考,同樣人力不足,那我們根本的問題在哪? (以上所述,皆屬筆者個人意見, 歡迎大家也能留言和筆者討論台灣老年照顧的現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